子題教學流程---各式各樣的蛋

學  生  做  什  麼 ? 活動
流程
老  師  做  什  麼?
【我們的問題】了解問題的性質,知道要做些什麼?可做些什麼?(列出學習目標)

如:我們要負責陸生動物,決定用蟑螂作為觀察對象(易取得,沒有危險性),經過討論我們發現觀察蛋必須包含以下幾個變項:大小、構造、發育的環境、產卵的個數、季節等。其中大小、構造可以在實物觀察時獲得答案,發育的環境、產卵的個數、季節等則須收集已有的資料。




協助各小組釐清子題的性質,確定或拓展可探討的範圍。

如:動物的種類極多,指導學生先將動分類,再從大類中選擇要研究的對象,本次活動可將動物分為水生、陸生兩大類,1、2、3組負責水生動物的卵;4、5、6組負責水生動物的卵。觀察時盡量將數據量化,無法量化的要仔細描述。

【著手來研究】

 規劃一下流程:怎麼取得資料?誰來做?需要多久時間?資料要怎麼整理?表列?

 如:我們將工作分為:收集材料(蟑螂蛋)、收集相關資料並製作一觀察紀錄表供其他組觀察時參考;上課前實驗桌器材佈置準備等三大類,分別負責,同時依學習目標設計實驗方法及紀錄單(設計分工計劃表及活動紀錄表)

獲取資料 協助學生提出策略、規劃工程、獲取資料。

 要讓各組都能學習到其他組的資料,可採取將成果展示供各組輪流學習的方式,也就是跑檯式實驗:上課時各組先將自己收集到的材料,並將需要的觀察用具如顯微鏡、放大鏡、尺、天平等安排好,並且設計好紀錄表,影印足夠的張數放在桌上,全班分成陸生漢水生動物兩大組,每組在一實驗桌前停留15分鐘,將需要觀察紀錄的部分完成,接著移到另一組進行觀察,巡迴2組共用掉30分鐘,剩餘的時間則用來填寫學習單。(將2組的紀錄表浮貼在學習單上作為回答問題時的參考)、討論、分享結果。

【我們的發現】判斷資料的涵義,並推測出結論

將六組的活動紀錄比較後,能說出水生、陸生動物的蛋,在大小各數有無蛋殼等方面的差異。

提出想法 鼓勵學生研讀資料、詮釋資料、依資料提出結論。

每組學生都觀察了兩大類的蛋,在學習單中設計比較、判斷的問題,引導學生做判斷推論。(提供學習單)

【檢討與建議】對研究方法、方向、結果做檢討與改進。

在學習單中,對別組設計的實驗,提出一改進建議或找出別組的優點.

推廣應用 激發學生對資料做評估或提出應用的主意

學習單中設計一個批判性或應用性的問題供全班回答.

【發表或展示】將成果做成書面報告,海報並上台發表,學習和組員合作;表現聽報告時的禮貌、風度。

跑檯實驗即是將自己的成果貢獻給全班而且分享別組的成果

分享經驗 指導學生展示成品及欣賞、評量別組的作品,講評各組優缺點並給予鼓勵。

學習單評分後公佈在公佈欄,指導學生,善用別組設計的活動、資料來學習。